淮滨论坛

标题: 淮滨首例袭警案件宣判,被告人获刑八个月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七七不七七    时间: 2022-11-6 22:43
标题: 淮滨首例袭警案件宣判,被告人获刑八个月
      近日,淮滨县法院依法宣判一起“袭警罪”案件,被告人黄某因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,造成一名民警轻微伤,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。这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(十一)》增设袭警罪,并于2021年3月1日施行以来,淮滨县法院宣判的首例袭警案件,切实维护了国家法律尊严和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。
      基本案情:2022年5月18日上午10时许,被告人黄某不按照规定有序反映问题,在淮滨县公安局吵闹,现场处置民警对其进行劝阻,黄某不予理会,民警在告诫无果后将其强行带离。带离过程中,黄某对现场处置民警、辅警进行言语辱骂、威胁,并踢打、撕咬民警,致民警王某东、辅警赵某洋二人不同程度受伤。后经法医鉴定:民警王某东损伤程度已构成轻微伤。

作者: 语过添情    时间: 2022-11-6 22:57
不做评论。
作者: 傻孩子    时间: 2022-11-6 23:03
人民公仆好难,弱势群体!
强化四个意思,两个自信!
坚持不信谣言,不传谣言!

活下去,好好的!
作者: 老闲人    时间: 2022-11-6 23:15

作者: 凭心而论    时间: 2022-11-7 00:07
两警员受伤,袭警当事人没一点伤
作者: 叮个咚    时间: 2022-11-7 02:00

作者: 桔树苗各种果树    时间: 2022-11-7 03:59
凭心而论 发表于 2022-11-07 00:07
两警员受伤,袭警当事人没一点伤

这不算首例,前几年,一群带帽子的前面挂摄像头的,栏车,后来说压到他们其中一个的脚了,拿1000多块钱才让车开走,也没看到记录仪里的画面
作者: 小飞客    时间: 2022-11-7 06:46
无图无真相
作者: 中南海保镖。    时间: 2022-11-7 07:59

作者: 踏雪寻梅夏    时间: 2022-11-7 08:25
官字两个口
作者: 三观颠覆    时间: 2022-11-7 08:37
王某东,这是有报复性?就差说名字了,当警察姓王字*东
作者: 超人    时间: 2022-11-7 10:08
民不给官斗
作者: 淮滨99    时间: 2022-11-7 10:19
凭心而论 发表于 2022-11-07 00:07
两警员受伤,袭警当事人没一点伤

jc战斗力不行,怎么保护老百姓,有没有,式?
作者: 赵文京    时间: 2022-11-7 12:05
凭心而论 发表于 2022-11-07 00:07
两警员受伤,袭警当事人没一点伤

警察压根没动站在那一直被袭,打不还手骂不还口
作者: 赵文京    时间: 2022-11-7 12:23
桔树苗各种果树 发表于 2022-11-07 03:59
这不算首例,前几年,一群带帽子的前面挂摄像头的,栏车,后来说压到他们其中一个的脚了,拿1000多块钱才让车开走,也没看到记录仪里的画面

政府付于权利
作者: nuobeier    时间: 2022-11-7 12:36
从文章字面上看,是俩打一
作者: 自由人i    时间: 2022-11-8 14:18
别人反映的什么问题倒是说呀,就把人整进去八个月
作者: 明伟    时间: 2022-11-9 00:06

作者: Fu0001    时间: 2022-11-10 01:07

作者: 赵文京    时间: 2022-11-11 11:39
官相官,民舔官
作者: 留念过去    时间: 2022-11-13 21:02
说你行你就行,不行也行。说不行就不行,行也不行。不服不行。
作者: 法海不懂情    时间: 2022-11-14 11:43
凭心而论 发表于 2022-11-07 00:07
两警员受伤,袭警当事人没一点伤

你问那么多,也想陪他?人民警察是弱势(智)群体
作者: 法海不懂情    时间: 2022-11-14 11:45
你看人民政府需要你的,时候什么父老乡亲那叫一个亲
作者: 西南游侠    时间: 2022-11-14 21:11
竟然敢在人民公安局威胁人民公安,真是胆肥啊你?
作者: JW    时间: 2022-11-15 07:55
我们的民警擒拿格斗的本事有待提高
作者: 畫舊亽    时间: 2022-12-26 13:01

作者: 淮滨人在南浔    时间: 2022-12-26 20:16

作者: 张丶    时间: 2022-12-28 16:08
辅警暴力执法为啥不处理?




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(http://www.huaibin88.cn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